什么是拳击的量级?
量级(也称体重级或级别)指的是参赛拳手必须符合的体重上限或区间。设置量级是为了确保比赛公平、对抗性强:同一量级的拳手体重应当相近。各量级通常有上下限:在较轻量级,间隔为2千克;到轻重量级时增至6千克,这是仍设有上限的最低级别;而重量级没有体重上限。
赛前一日进行称重,拳手需落在对应量级的体重范围内。比如中量级拳手需要在称重时达到70千克至72.6千克之间。
传统上共有八个量级:蝇量级、雏量级、羽量级、轻量级、次中量级、中量级、轻重量级和重量级;后来又逐步增加了更多细分级别。
拳击圈最常用的体重单位是磅,比如次中量级常被称为“147磅级”。
女子拳击量级共有多少个?
目前普遍认可的女子拳击量级为17个。传统八大级别通常被称为“明星级别”,其余九个则被称作“夹层级别”。
女子拳击各量级一览(磅|英石|千克)
注:以下为各量级对照范围,单位换算以原文为准。
级别 | 磅(lbs) | 英石(st) | 千克(kg) |
---|---|---|---|
轻迷你量级 | 102 | 7.3 | 46.3 |
迷你量级 | 102–105 | 7.3–7.5 | 46.3–47.6 |
轻蝇量级 | 102–105 | 7.5–7.7 | 47.6–49 |
蝇量级 | 108–112 | 7.7–8 | 49–50.8 |
超蝇量级 | 112–115 | 8–8.2 | 50.8–52.2 |
雏量级 | 115–118 | 8.2–8.4 | 52.2–53.5 |
超雏量级 | 118–122 | 8.4–8.7 | 53.5–55.3 |
羽量级 | 122–126 | 8.7–9 | 55.3–57.2 |
超羽量级 | 126–130 | 9–9.2 | 57.2–59 |
轻量级 | 130–135 | 9.2–9.6 | 59–61.2 |
超轻量级 | 135–140 | 9.6–10 | 61.2–63.5 |
次中量级 | 140–147 | 10–10.5 | 63.5–66.7 |
超次中量级 | 147–154 | 10.5–11 | 66.7–69.9 |
中量级 | 154–160 | 11–11.4 | 69.9–72.6 |
超中量级 | 160–168 | 11.4–12 | 72.6–76.2 |
轻重量级 | 167–175 | 12–12.5 | 76.2–79.4 |
重量级 | 175以上 | 12.5以上 | 79.4以上 |
部分组织还承认女子巡洋量级,但其成熟度不及男子项目。
为什么需要女子拳击量级?
量级确保对阵公平。例如,目前在多份女子拳击 P4P 榜单上名列前茅的克拉蕾莎·希尔兹与凯蒂·泰勒,由于体重差距巨大,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在同一量级交锋。希尔兹上一次称重为174.6磅,而泰勒为135.8磅,前者将拥有明显的体型优势。
拳手可以在量级之间升降吗?
可以。许多名将都有跨级纪录。希尔兹早期在超次中量级/轻中量级夺冠,如今已在五个不同量级拿到多条金腰带;波多黎各名将阿曼达·塞拉诺则是七个量级的世界冠军。
什么是协议体重(Catchweight)?
当来自不同量级的两位拳手约战,但都不想完全升入或降入对方的正式级别时,双方可约定一个中间上限作为协议体重。如果称重时一方未达标,双方也可协商以协议体重出战。若是世界战,未达标一方将失去争夺头衔资格,并可能接受经济处罚。
什么是复水条款?
拳手通常会在称重到比赛之间尽量回补体重。复水条款用来限制这种回补幅度。多数比赛并不设复水条款,但其近年愈发常见。有的拳手比赛当晚可能比称重时重20磅左右,而复水条款可能将其限制在10磅以内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