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田F1历史是一段充满创新与传奇的赛车篇章。从1964年首秀到八次世界冠军,本田在F1赛场书写了无数辉煌时刻。无论是黄金年代的涡轮引擎统治,还是与红牛车队携手再登巅峰,本田始终以日本匠心和技术实力影响着世界赛车运动。探索本田在F1的起伏历程与辉煌成就,感受速度与激情的极致碰撞。
作为亚洲首批进军F1的制造商之一,本田F1历史是一部充满创新精神、技术突破与戏剧性转折的赛车传奇。从1964年纽博格林的首次亮相,到引擎供应商时期的巅峰,再到退出与回归,本田始终在F1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创立与首秀:本田F1历史的起点(1964)
上世纪60年代初,凭借摩托车赛事的成功,本田决定挑战赛车最高殿堂——F1。本田F1车队于1964年正式成立,并在8月2日的德国大奖赛纽博格林赛道完成首秀。那一年,本田是极少数能同时自主制造底盘与发动机的车队,这种全方位研发的雄心在当时极为罕见,也为本田F1历史奠定了独特基因。
初期突破与首个胜利(1964–1968)
经历一年磨合后,本田在1965年的墨西哥大奖赛迎来历史性时刻——由美国车手里奇·金瑟夺得冠军,这不仅是本田的首胜,也是日本制造商在F1的首次登顶。1967年,本田与车手约翰·苏提斯在意大利大奖赛再度取胜。然而,欧洲劲旅的强势让本田难以长期站上最高领奖台。1968年,因安全隐患与车手乔·施莱塞的意外身亡,本田选择暂时退出赛场,为本田F1历史写下第一段离场篇章。
引擎供应商的黄金时代(1983–1992)
在长达15年的沉寂后,本田以引擎供应商身份重返F1,从Spirit车队开始,随后与威廉姆斯合作,开启本田F1历史的黄金时期。80年代后期,本田引擎帮助威廉姆斯、莲花及迈凯伦连续夺冠,尤其是与塞纳、普罗斯特的组合,在1986至1991年间赢得6个车队冠军和5个车手冠军。本田涡轮引擎以强大与稳定著称,成为F1赛场最令人畏惧的动力核心。随着90年代初涡轮时代终结及规则巨变,本田再次选择退场。
厂队回归与短暂辉煌(2006–2008)
经过多年合作与布局,本田于2006年全资收购BAR车队,重返F1厂队身份。虽然外界期待值极高,但成绩波动较大。2006年,简森·巴顿在匈牙利大奖赛为本田F1历史添上最后一场胜利。然而,随后的赛季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,未能进入车队前列。
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二度退出(2008)
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让本田不得不再次做出退出决定。同年12月,本田宣布结束F1项目。此举留下了戏剧性一幕——车队被罗斯·布朗收购,改名为布朗GP,并在2009赛季凭借由本田研发的赛车夺得双冠王,成为F1历史上的经典案例。
现代引擎合作与再度封王(2015–2021)
虽然不再以厂队身份参赛,但本田于2015年以引擎供应商重返F1,与迈凯伦重聚。尽管合作初期成绩不佳,但2018年起与小红牛合作,2019年携手红牛车队逐步回到巅峰。2021年,本田助力红牛与马克斯·维斯塔潘夺得车手世界冠军,为本田F1历史再添辉煌。赛季结束后,本田宣布正式退出,但仍在幕后提供技术支持。
成就、遗产与影响
本田F1历史上,无论作为厂队还是引擎供应商,都收获了多场分站胜利、无数领奖台和8个世界冠军头衔。无论是1968年还是2008年,退出决定背后都是财务与战略考量。但无论何时,本田的名字与F1的联系从未断开,其技术与精神依旧深刻影响着赛道格局。


